老年人骨折后可通过均衡营养、钙质补充、蛋白质摄入、维生素D补充及抗氧化食物促进骨骼愈合。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钙、磷、胶原蛋白及多种维生素参与,饮食调整能有效支持骨组织修复。
1、钙质补充:
钙是骨骼主要成分,骨折后需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推荐食用乳制品如酸奶、奶酪,或选择豆腐、芝麻酱等植物性高钙食物。钙吸收需配合维生素D,避免与草酸含量高的菠菜同餐食用。
2、优质蛋白:
胶原蛋白合成依赖蛋白质,每日需保证1-1.5克/公斤体重的摄入量。优选鱼类、鸡胸肉等低脂动物蛋白,或通过黄豆、藜麦等植物蛋白补充。蛋白质不足会延缓骨痂形成,过量则增加肾脏负担。
3、维生素D强化:
每日600-800IU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吸收。每周食用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适量晒太阳20分钟。严重缺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制剂,避免过量导致血钙升高。
4、抗氧化营养:
维生素C和锌能减少骨折部位氧化应激。柑橘类水果、猕猴桃提供维生素C,牡蛎、南瓜籽富含锌。这些营养素参与胶原交联,加速纤维软骨向硬骨转化。
5、矿物质均衡:
镁、磷、钾等协同促进骨代谢。香蕉补充钾元素,坚果提供镁,瘦肉和蛋类含磷丰富。需注意磷钙比例维持在1:2,避免碳酸饮料干扰矿物质平衡。
骨折恢复期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5-6餐保证营养持续供应。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可搭配牛奶燕麦粥作为早餐,午餐选择清蒸鱼配西兰花,下午加餐坚果与蓝莓,晚餐食用山药排骨汤。适当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如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食欲减退或便秘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