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蜇伤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发热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蜂毒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引发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全身过敏反应或体温升高。
蜂蜇伤后的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蜇伤部位迅速肿胀、瘙痒或灼热感,范围可能超过10厘米,部分患者会出现荨麻疹或皮肤潮红。若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发喉咙肿胀、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这种情况属于急性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发热多由蜂毒引发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一般在38摄氏度左右,伴随乏力或头痛,儿童更易出现此类反应。
少数情况下蜂蜇伤可能诱发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或持续高热。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骤降、意识模糊,需紧急使用肾上腺素抢救。持续高热超过39摄氏度可能提示继发感染或特殊体质反应,此类患者往往伴有寒战或淋巴结肿大。蜂毒过敏史者、多部位蜇伤者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出现严重反应。
被蜂蜇伤后应立即用卡片刮除毒刺,避免挤压毒囊,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后冷敷。观察24小时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皮疹扩散或高热等症状,过敏体质者可随身携带抗组胺药物。日常户外活动建议穿浅色长袖衣物,避免使用花香浓郁的护肤品,蜂群密集区域应缓慢安静撤离。若出现全身症状须立即前往急诊科或过敏反应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