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急性肠胃炎的发生通常与饮食不洁、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药物刺激或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及时就医以及合理用药。
1、饮食不洁
食用不干净的食物或水源是急性肠胃炎的常见原因。食物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炎症。建议避免生冷食物,确保食材新鲜,烹饪时彻底加热。
2、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是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病原体。这些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容易在人群密集场所传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细菌感染
除了食物中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肠胃炎。这种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引发炎症。治疗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或抗生素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肠胃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必要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5、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从而引发急性肠胃炎。增强免疫力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如快走、瑜伽)和充足睡眠来实现。
6、其他因素
压力过大、过度疲劳也可能诱发肠胃炎。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减少发病风险。
急性肠胃炎虽常见,但若频繁发作,需警惕潜在疾病,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增强体质,是预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