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检查通常是无害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带来不适或风险。散瞳是通过药物使瞳孔扩大以便更全面地检查眼底,多数人检查后仅出现短暂视物模糊和畏光。少数存在青光眼风险、药物过敏史或特殊体质的人群可能出现眼压升高、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散瞳后瞳孔无法自主收缩,导致进入眼球的光线量增加,检查后4-6小时内会出现视物模糊、聚焦困难等症状,影响阅读和驾驶等精细用眼活动。强光环境下可能产生明显眩光感,建议佩戴墨镜防护。这些反应属于药物正常作用范围,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检查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眼压和前房深度,确保不存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风险。常规使用的托吡卡胺滴眼液等散瞳药物安全性较高,儿童和老年患者也可在专业监护下使用。
对于前房浅、房角狭窄的生理结构异常者,散瞳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表现为剧烈眼痛、头痛伴恶心呕吐。有青光眼家族史或既往发作史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部分人群对阿托品类药物敏感,可能引发面部潮红、心跳加快等抗胆碱能反应。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过敏性结膜炎或眼睑水肿,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抗过敏治疗。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评估用药必要性。
散瞳是眼科重要的诊断手段,能帮助发现视网膜裂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检查后避免揉眼,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出现持续眼胀痛、视力骤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返诊。常规散瞳检查的禁忌证包括可疑青光眼、颅脑外伤及对散瞳药物成分过敏者,专业眼科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权衡检查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