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类风湿的治疗原则为:
1、早期治疗:类风湿的诊断一经确定,应即应用二线类药物(又称为改变病情药物)如甲氨蝶呤等进行治疗;
2、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个体化治疗:不同的病人应选用不同的药物和剂量,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抗类风湿药物有二类:
1、一线药物:为作用迅速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皮质类固醇,这类药物可解除急性期疼痛和炎症,可迅速止痛,改善症状;
2、二线类药物,又称为改变病情药物,或慢作用药,它们可限制病情进展,但通常须经数周或数月治疗才能达到明显效果,常用的有羟氯喹、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
一、西药治疗方案:
1、一线药物可选择:戴芬 75mg(1粒) 日1 次服;
2、二线类药物选择:
1) 羟基氯喹(每片200mg),口服200~400mg/天。
2)甲氨蝶呤(每片2.5mg ) ,每周15mg,一次口服,服药6个月左右,开始减量,以每周5~7.5 mg维持。
以上二药一般可单用,也可联用。主张先用羟基氯喹。
注意:
1)甲氨喋呤:具有免疫抑制与抗炎症的作用,见效较快(4~6周),口服片剂方便,安全,每周服1次。
为减轻甲氨蝶呤副作用,可加服叶酸或四氢叶酸,以降低不良反应,而不会明显降低疗效。
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肝功能,及白细胞等。
2)羟基氯喹:较氯喹毒性小,疗效更好。服药前应作眼科及心电图检查。
抗类风湿药物一般均有一定毒性,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方案,酌情使用。
二、中药外用方:
药物组成:伸筋草300g,透骨草300g,木瓜100g,海桐皮150g,防风150g,地榆150g,独活 100g,赤芍150g,红花100g,骨碎补150g,急性子150g,川椒100g,乳香100g,白芷100g,桂枝500g,大青盐300g。
功效:舒筋活血,疏风定痛,消肿散结。
用法:
将上药复合掺匀、为粗末,每剂重300g。用白酒拌潮,分装于2个布袋内,封口(布袋长7cm,宽5cm)。放笼屉内蒸10~15分钟。将药袋取出一个置于患处热敷,冷后换另一药袋,两袋交替使用。每次热敷40~60分钟,每日1~2次。用毕将药袋凉于通风处,下次再用。连用7天(药力消失)为1疗程。
也可加水煎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