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的疾病,属于脊柱退行性病变。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严重时可影响行走和大小便功能。
1、解剖结构异常腰椎间盘由外围纤维环和中央髓核构成,长期受力不均可能导致纤维环薄弱部位破裂。椎间盘脱水退变后弹性下降,在弯腰提重物等动作时易发生突出。这类患者需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硬板床休息。
2、机械性压迫突出的髓核物质直接压迫神经根,引发典型坐骨神经痛。疼痛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放射至小腿外侧,咳嗽时症状加重。磁共振检查可清晰显示压迫程度,轻度压迫可通过牵引缓解。
3、炎症反应刺激髓核组织含有炎性介质,接触神经根后引发化学性神经炎。表现为持续性灼痛伴感觉异常,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炎症。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3周。
4、继发椎管狭窄长期椎间盘突出可导致黄韧带增厚、骨赘形成,加重椎管容积减少。出现间歇性跛行需考虑手术减压,常见术式包括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3个月。
5、肌肉代偿失衡为减轻疼痛出现的保护性姿势,可能引发腰背肌群劳损。核心肌群训练如桥式运动、平板支撑能增强脊柱稳定性。物理治疗采用超短波、中频电刺激改善局部循环。
腰间盘突出患者应保持标准体重以减少腰椎负荷,睡眠时膝关节下垫枕维持腰椎生理曲度。避免突然扭转腰部,搬运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增强腰背肌力量,疼痛急性期可冰敷15分钟缓解症状。若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如会阴麻木、排尿困难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