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可通过光学矫正、药物治疗、行为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治疗方法选择需结合年龄、度数进展速度及眼部健康状况综合评估。
1、光学矫正框架眼镜是基础矫正方式,建议家长每半年复查度数;角膜塑形镜可延缓近视进展,需在专业机构验配并严格遵循护理流程。
2、药物治疗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控制近视发展,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并监测畏光等副作用;消旋山莨菪碱、托吡卡胺等药物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
3、行为干预家长需保证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控制连续用眼不超过40分钟;保持30厘米阅读距离,避免昏暗环境下用眼。
4、手术治疗18岁后度数稳定者可考虑角膜激光手术,高度近视患者需评估视网膜状况;后巩膜加固术适用于病理性近视进展的儿童。
建议家长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3-6个月进行视力检查,饮食中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限制甜食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