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红眼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或过敏原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腺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病毒、抗菌药物或抗过敏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性红眼病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症状包括眼红、分泌物增多、眼睑粘连等。治疗可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或红霉素眼膏。每日使用3-4次,持续5-7天。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防止交叉感染。
2、病毒感染
病毒性红眼病多由腺病毒引起,症状为眼红、流泪、异物感,可能伴有感冒症状。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使用人工泪液或抗病毒眼药水,如阿昔洛韦滴眼液。冷敷可减轻不适,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眼部用品。病毒性红眼病具有传染性,需隔离至症状消失。
3、过敏反应
过敏性红眼病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表现为眼痒、流泪、眼红。治疗可使用抗组胺眼药水,如奥洛他定滴眼液或酮替芬滴眼液。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冷敷可缓解眼部不适,严重时可口服抗过敏药物。
红眼病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法,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以缓解症状为主,过敏反应则需抗过敏治疗。无论哪种类型,保持眼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是关键。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