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除术后腹痛可能由手术创伤、肠道痉挛、术后感染、创面愈合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缓解、饮食调整、物理干预等方式改善。
1. 手术创伤肠镜操作中器械牵拉或电灼可能导致肠壁水肿,表现为隐痛或胀痛。建议暂时禁食6小时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片、颠茄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黏膜。
2. 肠道痉挛术中气体灌注或电切刺激易引发肠蠕动紊乱,出现阵发性绞痛。热敷腹部或轻柔按摩有助于缓解,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片、山莨菪碱片、曲美布汀调节胃肠动力。
3. 术后感染创面未完全愈合时可能继发细菌感染,伴随发热或持续性钝痛。需检测血常规确认炎症指标,常用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4. 创面愈合不良较大息肉切除后创面较深或凝血异常可能导致延迟愈合,疼痛可能持续超过72小时。需肠镜复查确认创面情况,严重时需使用凝血酶冻干粉、云南白药胶囊促进止血修复。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若疼痛加重或出现便血需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