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通过尿蛋白增加、血压升高和肾功能下降等表现察觉。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和饮食调整,同时定期监测肾功能。
1、尿蛋白增加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重要信号。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低,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漏出。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指标,可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发现。一旦发现尿蛋白异常,需立即就医并采取干预措施。
2、血压升高是糖尿病肾病早期常见症状。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肾小球内压力增加,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压又会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可有效降低血压并保护肾功能。
3、肾功能下降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早期可能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eGFR轻微下降,但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定期监测血肌酐和eGFR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一旦发现肾功能下降,需调整降糖方案,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4、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下,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
5、饮食调整对糖尿病肾病管理至关重要。建议采用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体重。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6、定期监测肾功能是糖尿病肾病管理的关键。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eGFR检查。对于高危患者,如病程超过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病程超过1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监测频率。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隐匿,但通过尿蛋白、血压和肾功能监测可及时发现。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调整饮食,定期监测肾功能,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肾脏功能。患者应重视早期筛查,遵医嘱规范治疗,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