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尿液颜色通常为淡黄色至深黄色,若出现异常颜色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或并发症有关。尿液颜色变化主要有透明无色、深黄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情况。
1、透明无色大量饮水或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尿液稀释呈透明无色。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多尿症状时,也可能因排尿量增加导致尿液颜色变浅。这种情况需监测血糖水平,调整降糖方案。
2、深黄色体内水分不足时尿液浓缩会呈现深黄色。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若未及时补水易出现脱水。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
3、红色血尿可能提示糖尿病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时,红细胞可能漏入尿液中。可完善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必要时使用盐酸黄酮哌酯片、血尿安胶囊等药物。
4、棕色胆红素尿常见于肝胆疾病,糖尿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严重高血糖引发的酮症酸中毒也会产生深色尿液。需检测肝功能、血糖酮体,确诊后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治疗。
5、乳白色乳糜尿或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导致尿液浑浊。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易继发尿路感染,可进行尿培养检查,确诊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片、三金片等抗菌药物。同时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预防感染复发。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记录尿量与性状。保持每日饮水充足,避免高糖高盐饮食。定期检测血糖、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发现尿液颜色异常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泡沫尿、尿痛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