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1-3天,具体时间与感染类型、个体免疫力等因素相关。
病毒性胃肠炎是较常见的类型,发热症状通常较轻,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下,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患者在1-2天内退热。这类发热往往伴随水样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毒感染的自限性过程,发热会自然消退。细菌性胃肠炎引起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体温可超过38.5摄氏度,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可能需要2-3天才能完全退热。这类患者常出现黏液脓血便、明显腹痛等症状,需要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胃肠炎发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但这类情况相对少见。无论何种病原体感染,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的发热持续时间可能稍长于健康成年人。
急性胃肠炎患者发热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可选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上建议选择米汤、稀粥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不退,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持续呕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查等明确病因,必要时接受静脉补液或抗生素治疗。恢复期仍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做好手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