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消肿散瘀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镇痛、药物干预、关节穿刺等方式缓解。痛风急性发作通常由尿酸结晶沉积、局部炎症反应、关节损伤、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淋巴回流,减轻关节肿胀。避免患处受压或活动,建议卧床休息。
2、冷敷镇痛:急性期用冰袋包裹毛巾局部冷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重复进行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注意防止冻伤,皮肤破损时禁用。
3、药物干预:秋水仙碱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能缓解红肿热痛,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重度发作。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剂型。
4、关节穿刺:对于张力性关节积液,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吸积液并注射糖皮质激素,快速减轻腔内压力。需由风湿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发作期需严格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若48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