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会引起骨质损伤。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等问题,这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骨代谢平衡。高血糖可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形成,同时促进破骨细胞作用,加速骨吸收。糖尿病肾病引发的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合成障碍也会间接损害骨骼健康。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出现骨密度下降、骨小梁结构破坏,表现为腰背疼痛、身高缩短、轻微外力下骨折等症状。
部分特殊类型的骨质损伤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糖尿病足患者合并的夏科氏关节病会导致足部骨质溶解畸形,这种神经性骨关节病与周围神经病变和反复创伤有关。长期使用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也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需定期监测骨密度。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日常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跌倒。血糖控制达标是预防骨质损伤的基础,合并骨质疏松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骨折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