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患者通常需要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膀胱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化学刺激、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膀胱炎最常见的原因,大肠杆菌占主要比例。尿液滞留或会阴清洁不足可能导致细菌逆行感染膀胱。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液可能出现浑浊或血尿。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同时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
2、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或尿路结石可能造成排尿不畅,增加膀胱炎发生概率。长期尿潴留会导致膀胱壁缺血缺氧,降低局部抵抗力。这类患者需要解除梗阻因素,可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饮水需分次少量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3、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更易发生膀胱炎。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免疫缺陷者可能反复感染。除控制基础疾病外,可选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饮水建议选择淡绿茶等具有轻微抗菌作用的饮品。
4、化学刺激某些化疗药物或避孕套杀精剂可能刺激膀胱黏膜。放射性膀胱炎患者会出现尿痛伴血尿,需避免饮用酸性饮料。治疗可使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溶液,日常饮水以室温白开水为宜,禁用酒精或碳酸饮料。
5、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膀胱输尿管反流或神经源性膀胱等先天异常易导致慢性膀胱炎。这类患者需要泌尿外科评估手术治疗必要性,饮水需定时定量,每小时摄入100-150毫升为宜,夜间适当减少以防尿床。
膀胱炎患者每日建议饮用温开水、淡竹叶茶等温和饮品,总量控制在2000-2500毫升。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排尿后注意会阴清洁。急性发作期可增加饮水量冲洗尿路,合并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调整水量。出现发热或腰痛需及时就医,防止感染上行至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