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多见于女性,可能由雌激素下降、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维生素D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钙、激素替代疗法、抗骨吸收药物、负重运动等方式干预。
1、雌激素下降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骤降,雌激素缺乏会加速骨量流失。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二醇、替勃龙等激素类药物。
2、钙摄入不足女性日常饮食中乳制品摄入不足是常见诱因,每日钙需求量为800-1200毫克。可通过增加牛奶、奶酪、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补充,或遵医嘱服用碳酸钙、乳酸钙等钙剂。
3、缺乏运动长期久坐导致骨骼机械负荷不足,影响成骨细胞活性。推荐每周进行3-5次快走、跳舞等负重运动,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
4、维生素D缺乏日照不足或肝肾代谢异常会影响维生素D合成,导致钙吸收障碍。建议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临床常用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等维生素D衍生物进行治疗。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检测骨密度,日常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当进行抗阻力训练,避免吸烟酗酒等加速骨质流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