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症状主要包括骨痛、身高变矮、易骨折等,治疗方法有钙剂补充、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生活方式调整等。
1、骨痛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在负重活动时加重。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2、身高变矮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身高逐渐降低,严重者出现驼背畸形。治疗可采用特立帕肽等促进骨形成药物,同时进行脊柱保护性锻炼。
3、易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常见部位为髋部、脊柱和腕部。除药物治疗外,严重骨折需手术内固定,日常需预防跌倒。
4、牙齿松动颌骨骨质疏松可导致牙齿脱落,需口腔科协同治疗,使用利塞膦酸钠等药物,保持口腔卫生。
建议保持适度日照和负重运动,每日摄入足量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食物,戒烟限酒,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