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需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方可返校,主要因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需避免传播。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退热、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同时需注意隔离和卫生管理。
1、手足口病的传染期通常为发病后1-2周,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患儿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2、治疗方面,发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口腔疱疹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涂抹口腔溃疡喷雾,皮肤皮疹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
3、饮食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避免辛辣、酸性食物刺激口腔。
4、家庭护理需注意勤洗手、消毒玩具及餐具,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健康儿童密切接触。
5、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警惕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虽多为自限性疾病,但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隔离期结束后方可返校,同时加强卫生管理,防止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