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炎早期症状主要有脐周或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低热、右下腹压痛等。盲肠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
1、脐周或上腹部隐痛早期疼痛多始于脐周或上腹部,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可能被误认为胃肠不适。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并转移至右下腹,与内脏神经定位模糊有关。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且固定于右下腹,需警惕阑尾炎进展。
2、食欲减退多数患者早期出现明显食欲下降甚至厌食,可能与炎症刺激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者会伴随口苦、反酸等消化系统症状,进食后不适感可能加重。
3、恶心呕吐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反射性恶心或呕吐,通常发生在腹痛之后。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物质。儿童患者呕吐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显著。
4、低热体温可能升高至37.5-38.5摄氏度,属于炎症反应性低热。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可能提示阑尾穿孔或腹膜炎等并发症。老年患者发热症状可能不明显。
5、右下腹压痛随着炎症发展,右下腹麦氏点可能出现固定压痛,按压后突然抬手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此时需紧急医疗干预。
出现疑似盲肠炎症状时应立即禁食禁水,避免剧烈运动或自行服用止痛药。建议卧床休息并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线,就医时携带既往病史资料。术后恢复期需保持切口清洁,逐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监测炎症指标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