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顽固性腹泻是指持续超过4周的慢性腹泻,通常与肠道功能紊乱、感染、炎症或代谢性疾病有关。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
1、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功能紊乱是顽固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或功能性腹泻有关。这类疾病通常与肠道蠕动异常、肠道敏感性增加有关。治疗上,可尝试使用调节肠道蠕动的药物,如匹维溴铵或洛哌丁胺。同时,建议减少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和辛辣食品。
2、感染性因素
慢性腹泻可能与肠道感染有关,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贾第虫。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如甲硝唑或阿奇霉素。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推荐使用乳酸菌或双歧杆菌制剂。
3、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导致顽固性腹泻。这类疾病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常伴有腹痛、便血等症状。治疗上,可使用抗炎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5-ASA)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
4、代谢性疾病
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糖尿病,也可能引发慢性腹泻。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而糖尿病可能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影响肠道功能。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调整胰岛素剂量。
5、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整是缓解顽固性腹泻的重要措施。建议采用低FODMAP饮食,减少易发酵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洋葱、大蒜和豆类。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顽固性腹泻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