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需要隔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较强传染性,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隔离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
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途径排出。患者应单独居住,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餐具、玩具等物品。隔离期间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对污染物品及时消毒。隔离期通常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或疱疹结痂脱落。
部分轻症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或少量皮疹,但仍具有传染性。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新生儿感染后可能出现重症倾向,需延长隔离时间至14天。托幼机构出现聚集性病例时,应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
手足口病隔离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对地面、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消毒。患者衣物需煮沸或暴晒处理,粪便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等。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