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骨折后手上粘粘的可能由骨折后局部渗出液增多、伤口感染、过敏反应、皮肤代谢异常、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抗感染治疗、抗过敏治疗、皮肤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后遵医嘱处理。
1、骨折后局部渗出液增多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会导致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渗出液。这些渗出液可能混合组织液和血液,导致皮肤表面出现粘腻感。通常表现为骨折部位肿胀、皮肤温度升高、触痛明显。可通过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配合医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等药物减轻水肿,同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2、伤口感染开放性骨折或骨折后皮肤破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化脓性分泌物会导致皮肤粘腻。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脓性渗出、发热等。需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处理,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必要时需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3、过敏反应骨折后使用的药物、敷料或固定材料可能引起接触性过敏反应,导致局部皮肤分泌异常。常见过敏原包括抗生素药膏、橡皮膏、石膏中的添加剂等,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渗出增多。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医生可能建议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4、皮肤代谢异常骨折后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局部皮肤代谢紊乱,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失调。表现为患肢皮肤油腻、角质层增厚、毛孔堵塞。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药物治疗,可通过温水轻柔清洁,使用pH值中性的沐浴露,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如合并毛囊炎,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
5、接触性皮炎骨折固定期间皮肤长期接触石膏、支具等材料,可能因摩擦和闷热引发刺激性皮炎。表现为接触部位皮肤潮湿、浸渍、脱屑。需保持固定装置清洁干燥,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严重时可短期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手骨折后应保持患肢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后彻底擦干。避免抓挠或强行去除皮屑,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饮食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如出现皮肤破损、渗液增多或发热等感染征象,应立即就医处理。康复期间注意保护患肢,避免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