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口出现肉球样赘生物可能与尿道肉阜、尖锐湿疣、尿道黏膜脱垂或肿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1、尿道肉阜: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尿道口良性增生,表现为红色柔软肿物,可能伴随排尿灼痛。局部可涂抹雌激素软膏,严重者需电灼或激光治疗。
2、尖锐湿疣:HPV感染引起的菜花样赘生物,表面粗糙易出血。需采用冷冻、光动力或干扰素治疗,同时进行病毒筛查。
3、黏膜脱垂:尿道黏膜外翻形成的环形肿物,多发于产后或腹压增高者。轻度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改善,重度需手术复位。
4、肿瘤病变:罕见情况下可能为尿道癌等恶性病变,表现为质硬不规则肿块。需通过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或放化疗。
发现尿道口异常赘生物应及时就诊妇科或泌尿外科,避免自行处理。日常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