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医生 > 全科

成人心肺复苏按压方法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成人心肺复苏按压方法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伟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成人心肺复苏按压的正确方法是快速、有力、持续地按压胸骨下半部,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为5-6厘米,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同时保持气道开放,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正确操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心肺复苏的原理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而受损。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救、检查呼吸、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
1、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如果患者无反应,立即呼救并开始心肺复苏。判断意识是心肺复苏的第一步,可以避免对清醒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操作。
2、呼救:大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救援。呼救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可以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救治。呼救时需清晰说明地点、患者情况和所需帮助。
3、检查呼吸:观察患者胸腹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感觉是否有气流。如果患者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检查呼吸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避免对呼吸正常患者进行错误操作。
4、胸外按压: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上,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双手掌根重叠,置于胸骨下半部,双肘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为5-6厘米。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可以维持血液循环,为重要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
5、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清除口腔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开放气道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可以确保人工呼吸时气体顺利进入肺部。开放气道时需注意保护颈椎,避免二次损伤。
6、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孔,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廓是否抬起,吹气后松开鼻孔,让患者呼气。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步骤,可以为患者提供氧气,维持生命体征。人工呼吸时需注意吹气量和频率,避免过度通气。
成人心肺复苏按压的正确方法是快速、有力、持续地按压胸骨下半部,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为5-6厘米,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同时保持气道开放,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正确操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心肺复苏的原理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而受损。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救、检查呼吸、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心肺复苏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立即预约 极速提问

相似问题

推荐 cpr心肺复苏的方法是什么

CPR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助措施,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操作方法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操作前需确认环境安全,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拨打急救电话,确保患者平躺于硬质平面。 1、胸外按压是CPR的核心步骤,通过按压胸骨下段,促使心脏泵血,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按压时双手交叠,掌根置于胸骨中下段,肘部伸直,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后需让胸廓完全回弹,避免中断按压超过10秒。 2、人工呼吸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方式,向患者肺部吹入空气,提供氧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廓是否起伏,吹气量以胸廓明显抬起为宜。吹气后松开患者口鼻,让其自然呼气。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直至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3、操作前需确认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检查患者意识,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有无反应。检查呼吸,观察胸腹部起伏,倾听呼吸音,感觉气流,时间不超过10秒。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立即开始CPR。拨打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情况,保持电话畅通,按照调度员指示操作。 4、CPR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反应,观察面色、瞳孔、呼吸等变化。若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停止CPR,将其置于复苏体位,保持气道通畅,等待急救人员到来。若患者无反应,继续CPR直至急救人员到达或体力不支。操作时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必要时使用防护设备。 CPR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可有效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建议公众参加正规急救培训,熟练掌握CPR技巧,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定期复习和练习CPR操作,保持技能熟练度,确保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有效地实施救助。
心肺复苏按压和吹气比例

心肺复苏按压和吹气比例

心肺复苏时按压和吹气的比例应为30:2,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这一比例由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旨在保证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同时避免过度通气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正确的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吹气时应确保气道开放,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到胸部隆起即

科普推荐 为你持续推送健康知识

喉咙烫伤会有异物感吗
喉咙烫伤后可能会出现异物感,这与烫伤程度、局部组织损伤以及炎症反应有关。异物感通常表现为喉咙不适、吞咽困难或喉咙内有异物卡住的感觉。1、烫伤程度:轻度烫伤可能仅引起喉咙黏膜轻微红肿,异物感较轻;中度烫伤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异物感明显;重度烫伤则可能引起深层组织损伤,异物感强烈且伴随疼痛。轻度烫伤可通过冷敷缓解,中度以上烫伤需就医处理。2、局部炎症:烫伤后,喉咙...
喉咙白喉吃什么药最快
喉咙白喉需立即就医,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是常用药物,同时需隔离患者防止传播。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症状为咽部出现灰白色假膜,伴有发热、咽痛、呼吸困难等。治疗应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1、抗生素治疗是白喉的核心措施。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可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疗程一般为7-10天。对...
喉癌手术后口臭是什么原因
喉癌手术后口臭可能由口腔卫生不良、术后感染、唾液分泌减少、食物残渣滞留、术后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口臭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使用抗菌漱口水、增加唾液分泌、调整饮食、咨询医生调整药物等方式缓解。1、口腔卫生:术后口腔卫生不佳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发口臭。建议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使用抗菌漱口水,如氯己定漱口水,每天三次,每次10毫升,持续一周。2、术...
虹膜炎和结膜炎区别
虹膜炎和结膜炎在病因、症状和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虹膜炎是虹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结膜炎则是结膜组织的炎症。1、病因:虹膜炎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或外伤有关,结膜炎多由细菌、病毒或过敏引起。虹膜炎通常伴随葡萄膜炎,结膜炎则与眼部感染更相关。2、症状:虹膜炎表现为眼痛、畏光、视力模糊,结膜炎则以眼红、分泌物增多、异物感为主。虹膜炎症状更严重,结膜炎症状较轻微...
红眼病怎么不会传染
红眼病不会传染的情况可能与个体免疫力、环境因素、病原体特性、预防措施和疾病类型有关。通过了解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控制红眼病的传播风险。1、免疫力:个体免疫系统的强弱直接影响红眼病的传染性。免疫力较强的人群即使接触病原体,也可能不会发病或症状轻微。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2、环境因素: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对...
红眼病是什么病毒
红眼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或过敏原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病毒性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常通过接触传播。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包括局部冷敷、人工泪液和抗病毒药物。1、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是病毒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感染后眼睛会充血、流泪、分泌物增多。治疗时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不适,局部冷敷减轻红肿,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眼用凝...
红眼病可以戴眼镜吗
红眼病期间戴眼镜需谨慎,建议选择无框或非接触式眼镜,避免刺激眼部。红眼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或过敏引起,表现为眼红、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如病毒感染时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过敏时使用抗组胺药物。1、眼镜选择:红眼病期间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因隐形眼镜可能加重眼部不适或感染风险。建议选择无框眼镜或轻便框架眼镜...
红眼病靠什么传播
红眼病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飞沫、共用物品、眼部卫生不良等方式传播。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感染,主要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具有较高的传染性。1、直接接触:红眼病患者通过手部接触眼睛后,再接触他人眼睛或皮肤,可直接传播病原体。避免用手揉眼睛,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2、间接接触:接触被红眼病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体,如毛巾、枕头、门把手等,可能间接...
红眼病几天会好转
红眼病可通过药物治疗、眼部护理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眼部刺激物、用眼过度等原因引起。1、细菌感染:细菌性结膜炎是红眼病的常见类型,通常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等症状。治疗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氧氟沙星滴眼液0.3%、氯霉素滴眼液0.5%、妥布霉素滴眼液0.3%,每日3-4次,连续使用5-7天。避免揉眼,保持眼部清洁,有助于加快...
红眼病很痒怎么办
红眼病很痒可通过冷敷、人工泪液、抗组胺药物、抗生素眼药水、就医等方式治疗。红眼病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眼部疲劳等原因引起。1、冷敷:冷敷可以缓解眼部瘙痒和红肿。使用干净的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闭上的眼睛上,每次10-15分钟,每天多次。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和不适感。2、人工泪液: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眼部干燥和瘙痒。选择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心血管堵塞95保守治疗
心血管堵塞95%需结合药物控制、介入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进行保守治疗,关键措施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中医活血化瘀疗法、定期监测。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抑制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扩张血管改善供血。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含丹参、三七等成分,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需持续用药...
紫苏子籽怎么炒熟
紫苏子籽炒熟需控制火候与时间,方法包括干锅翻炒、微波加热、烤箱烘焙三种。1、干锅翻炒:选择厚底铁锅或陶瓷锅,中小火预热1分钟后倒入紫苏子籽,持续用木铲翻动避免局部焦糊。当籽粒颜色由灰绿转为浅褐并散发坚果香气时关火,余温烘烤2分钟。此法适合少量加工,需注意籽粒含水量高时易爆裂,建议提前晾晒12小时。2、微波加热:将紫苏子籽平铺在微波专用容器,覆盖耐高温保鲜膜扎...
高中生早恋学校劝退怎么补救呢
高中生早恋被劝退的补救措施包括家校沟通、心理疏导、学业规划、校规协商和转学备案。1、家校沟通:家长需主动联系学校了解具体违规细节,避免情绪化对抗。携带学生近期成绩单和品行证明,说明早恋未影响学业的事实依据。可邀请班主任共同制定行为改善计划,如签订按时到校、减少非必要接触的书面承诺。2、心理疏导:寻求学校心理教师或专业机构评估情感需求本质,区分正常青春期吸引与...
干山药怎么制作出来的
干山药通过清洗、去皮、切片、干燥等工序制成,具体方法包括传统晾晒法、烘干法、硫磺熏制法。1、原料选择:制作干山药需选用新鲜肥厚的山药块茎,以铁棍山药为佳。采收后24小时内需处理,避免淀粉糖化。表面无腐烂霉斑,直径3厘米以上为合格原料。冬季采收的山药淀粉含量更高,更适合制作干货。2、清洗去皮:采用高压水枪冲洗表面泥土,人工刮除根须。工业化生产使用蒸汽去皮机,9...
眉毛中间长痘痘是怎么回事玄学
眉毛中间长痘痘并非玄学,而是与皮肤油脂分泌、毛孔堵塞、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包括油脂分泌过多、清洁不当、饮食不当、压力过大等。改善方法包括调整护肤习惯、注意饮食、减轻压力以及必要时就医治疗。1、油脂分泌过多是眉毛中间长痘痘的主要原因之一。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容易堵塞毛孔,导致痘痘形成。建议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每天早晚清洁面部,特别是眉毛区域。避免使用过...
中午烧的菜晚上吃叫剩菜吗
中午烹饪的菜肴晚上食用属于剩菜范畴,是否安全取决于储存条件和食材特性。1、微生物繁殖:食物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细菌可能快速繁殖。建议将未吃完的菜肴在2小时内放入冰箱冷藏,温度控制在4℃以下可抑制大部分致病菌生长。叶类蔬菜和海鲜类需特别注意,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2、亚硝酸盐生成:部分蔬菜在存放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尤其是菠菜、芹菜等绿叶菜。实验数据显...
肚子怎么练出腹肌
练出腹肌需要结合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的饮食控制以及长期坚持。通过有针对性的腹部训练、减少体脂率和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有效塑造腹肌线条。1、有针对性的腹部训练腹部训练是塑造腹肌的基础,常见的训练动作包括卷腹、平板支撑和仰卧举腿。卷腹主要锻炼上腹部,动作要领是平躺在地面,双腿弯曲,双手轻轻托住头部,收缩腹部肌肉将上半身抬起。平板支撑则能锻炼核心肌群,保持身体呈一条...
心血管堵塞40能治好吗
心血管堵塞40%可通过规范治疗显著改善,关键方法包括药物控制、介入手术、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和定期监测。1、药物治疗:血管堵塞40%属于中度狭窄,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能缓解心绞痛症状。中药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辅助活血化瘀,需遵医嘱联合使用。2、介入治疗:当药物控制不佳时,可选...
紫苏叶和籽的功效
紫苏叶和籽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止咳平喘、抗氧化及调节血脂等功效。1、解表散寒:紫苏叶性温味辛,含紫苏醛等挥发油成分,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发汗,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风寒侵袭导致鼻塞流涕时,可取鲜紫苏叶10克加生姜3片煎水饮用,或与荆芥、防风配伍增强散寒效果。紫苏籽炒制后研粉,温水送服可缓解胃寒腹痛。2、行气和胃:紫苏中的柠檬烯和紫苏醇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改...
教会孩子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有
教会孩子调节情绪需要认知训练、行为引导、环境塑造、情感表达练习和生理调节技巧。1、认知训练:儿童情绪失控常源于无法识别自身感受。通过情绪卡片游戏帮助孩子命名"愤怒""难过"等状态,使用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等工具建立情绪词汇库。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法则可简化教学:事件A→想法B→感受C,例如被抢玩具时引导思考"他只是想玩,不是讨厌我"。2、行为引导:设计可操作...

科室问题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

最新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