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憩室直径超过2厘米或出现吞咽困难、反复感染等并发症时通常建议手术治疗。食管憩室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憩室大小、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症风险等因素决定。
食管憩室是食管壁局部向外膨出的囊袋状结构,当憩室直径较小且无明显症状时,多数可通过调整饮食方式保守治疗。直径1-2厘米的憩室若无食物滞留、反流等症状,通常无须手术干预,建议采用细嚼慢咽、餐后保持直立姿势等生活方式调整。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或食管造影复查,监测憩室变化情况。
当憩室直径超过2厘米或引发明显临床症状时,手术干预更为必要。较大憩室容易滞留食物导致细菌滋生,可能引发憩室炎、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即使憩室未达2厘米,但存在持续胸痛、呛咳、体重下降等表现,也需考虑手术切除。常见术式包括经颈食管憩室切除术、胸腔镜辅助下憩室切除缝合术等,具体选择取决于憩室位置与患者整体状况。
术后需保持流质饮食2-4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日常应注意进食时充分咀嚼,控制单次进食量,餐后立即平卧可能增加复发风险。建议每6-12个月进行随访检查,尤其出现吞咽不适或胸骨后灼热感应及时就诊。长期吸烟饮酒者需戒除不良习惯,这些因素可能影响食管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