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颚埋伏牙是否需要拔除需根据牙齿位置、症状及并发症风险综合判断。多数情况下若无症状且不影响邻牙可不拔除,但若引发囊肿、邻牙吸收或正畸需求则建议拔除。
埋伏牙指因萌出障碍滞留于颌骨内的牙齿,上颚埋伏牙常见于尖牙或多生牙。若影像学检查显示牙齿位置较深、与邻牙无接触且无压迫神经血管风险,同时患者无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通常选择定期观察而非立即拔除。临床常见通过每年1-2次全景片或锥形束CT监测牙齿状态,尤其对于青少年患者,部分埋伏牙可能随颌骨发育自然调整位置。
当埋伏牙导致牙根吸收、牙列拥挤影响正畸治疗,或形成含牙囊肿、牙源性肿瘤时需手术干预。上颌窦底位置异常的埋伏牙可能引发反复鼻窦炎,阻生尖牙可能造成邻牙牙根外吸收。手术需评估牙根弯曲度与邻近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采用超声骨刀或微创拔牙技术可降低上颌窦穿孔、神经损伤等风险。糖尿病患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术前评估全身状况。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与影像学复查,重点关注埋伏牙与邻牙牙根间距变化。出现牙龈肿胀、咬合不适或鼻腔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日常保持口腔卫生可使用冲牙器清洁深部牙缝,避免过硬食物刺激埋伏牙对应黏膜区域。正畸治疗前需由口腔外科与正畸科医师联合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