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分为两类:
1、原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痛经
2、继发性
痛经:由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过度后倾、子宫颈口狭窄等疾病)引起的痛经。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关于痛经所能引起的疾病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如果你痛经时还伴有腰疼、发烧、月经量增多、下腹部坠痛、体温升高、下腹疼,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者气味发生变化,痛感越来越强,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恶心或者呕吐、腹泻,那就有可能是子宫后位或者其他疾患所导致,或者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此临床症状仅供参考,如发现类似的症状请一定就医,以便做出准确诊断)
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因此一般在初潮后头1~2年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妇女。如一开始出现规律性痛经或迟至25岁后发生痉挛性痛经,均应考虑有其他异常情况存在。
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为痉挛性绞痛,历时1/2~2小时。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小时。经血外流畅通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2~3天者。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病人伴有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如恶心、呕吐(89%)、腹泻(60%)、头晕(60%)、头痛(45%)及疲乏感(85%)。偶有晕厥及虚脱。
原发性痛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