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早期肝硬化可通过抗病毒治疗、保肝药物干预、营养支持和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损伤、炎症持续进展、肝纤维化积累及代谢功能紊乱是主要病因。
1、抗病毒治疗针对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复制进行抑制,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索磷布韦维帕他韦,需结合病毒载量检测调整方案。
2、保肝药物干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改善肝细胞代谢,减轻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损伤。
3、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热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30-35千卡,必要时添加支链氨基酸制剂。
4、定期监测每3-6个月进行肝脏弹性检测、甲胎蛋白和肝功能检查,评估门静脉高压程度及肝癌发生风险。
患者需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每日保证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维持肌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