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可能导致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行走不稳、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
1、颈部疼痛:
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部僵硬和疼痛,疼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长期低头或颈部保持固定姿势会加重症状,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颈部活动受限。这类疼痛多由颈椎间盘退变或小关节紊乱引起。
2、上肢麻木:
当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时,会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无力感,常见于手指和手臂。症状在夜间或特定体位时可能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这与椎间孔狭窄导致的神经根受压有关。
3、头晕头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能引发眩晕,尤其在头部转动时明显,伴有恶心呕吐。交感型颈椎病则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多位于枕部或太阳穴区域。这些症状与椎动脉供血不足或交感神经受刺激相关。
4、行走不稳:
严重颈椎病压迫脊髓时,可能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步态不稳如踩棉花感,严重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这种情况提示脊髓型颈椎病,属于需要紧急处理的类型。
5、胸闷心悸:
部分患者会感到心前区不适、心跳加速或血压波动,易被误认为心脏病。这多与颈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有关,实际心脏检查通常无异常。症状常在颈椎负荷加重时出现。
颈椎病患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工作时每40分钟活动颈部。可进行游泳、放风筝等仰头运动锻炼颈部肌肉。饮食上多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等。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急性期可适当热敷缓解症状。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肢体无力或大小便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