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腹腔镜检查是通过微创手术方式进行的诊断与治疗操作,主要步骤包括麻醉准备、建立气腹、置入器械、探查病灶、切除阑尾及缝合切口。
1、麻醉准备:
患者需接受全身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无痛感且肌肉松弛。麻醉师会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麻醉生效后消毒腹部皮肤,为后续操作创造条件。
2、建立气腹:
在脐部作小切口插入气腹针,向腹腔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壁与内脏分离。气压维持在12-15毫米汞柱,形成操作空间便于观察和器械移动。
3、置入器械:
脐部切口置入10毫米套管作为观察孔,插入腹腔镜摄像系统。左右下腹部分别作5毫米辅助操作孔,置入抓钳、电凝钩等手术器械。
4、探查病灶:
通过腹腔镜放大视野全面探查腹腔,重点观察回盲部。确认阑尾充血肿胀、脓液渗出等炎症表现,评估周围组织粘连程度及有无穿孔并发症。
5、切除缝合:
游离阑尾系膜后双重结扎阑尾动脉,距盲肠0.5厘米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电凝或缝合包埋,吸尽脓液并冲洗腹腔,最后放出气体逐层缝合切口。
术后需禁食6小时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24小时内卧床时多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4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出现发热、持续腹痛需及时复诊。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多数患者3-5天即可出院,但需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以防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