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存在癌变风险,多数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的概率较高。肝硬化癌变主要与病毒性肝炎持续感染、酒精性肝病进展、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恶化、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病毒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肝细胞异常增生。表现为肝区疼痛、腹水加重,需定期监测甲胎蛋白,抗病毒药物可选用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聚乙二醇干扰素。
2、酒精性肝病长期酗酒加速肝纤维化进程,乙醇代谢产物直接损伤DNA。伴随黄疸、凝血功能障碍,戒酒联合护肝治疗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S-腺苷蛋氨酸。
3、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诱发脂肪沉积引发慢性炎症,肥胖人群风险显著增加。常见肝肿大、转氨酶升高,需控制体重并配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维生素E等药物干预。
4、遗传代谢病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先天疾病导致金属离子蓄积,建议亲属筛查基因。典型症状包括皮肤色素沉着、角膜K-F环,需终身服用去铁胺、青霉胺等螯合剂。
肝硬化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限制高脂饮食并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出现体重骤降或呕血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