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白细胞减少症是一种由药物使用导致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的医源性疾病,常见诱因包括抗生素、抗甲状腺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1、药物毒性作用部分药物可直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可能干扰DNA合成,导致粒细胞系增殖受阻。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监测血常规。
2、免疫介导破坏青霉素类、丙硫氧嘧啶等药物可能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表现为突发粒细胞缺乏,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
3、剂量依赖性抑制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通过细胞毒作用影响造血干细胞。治疗需调整化疗方案,必要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4、个体代谢差异某些人群因基因多态性导致药物代谢异常,如硫嘌呤甲基转移酶缺陷者使用硫唑嘌呤易引发骨髓抑制。需通过基因检测实现个体化用药。
患者应避免自行服用可能影响造血功能的药物,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