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头上长泡可能与乳汁淤积、乳头皲裂、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乳汁淤积是哺乳期常见现象,由于乳腺导管堵塞导致乳汁排出不畅,可能形成局部水泡样改变。乳头皲裂多因婴儿衔乳姿势不当或过度吸吮造成表皮破损,继发炎症时可能出现小泡疹。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的乳头真菌感染也会表现为乳晕周围散在白色小泡,常伴随灼痛或瘙痒。
建议保持乳头清洁干燥,哺乳后涂抹羊脂膏保护皮肤,采用正确哺乳姿势避免反复摩擦。若伴随红肿热痛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乳腺炎,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治疗。日常可穿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