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4周胎儿发育已接近成熟,主要器官功能基本完善,体重约2200克,身长约45厘米。胎儿发育特征包括皮下脂肪增厚、胎动规律性增强、肺部表面活性物质持续分泌、睡眠周期形成及头部逐渐入盆。
1、皮下脂肪增厚:
胎儿皮下脂肪持续堆积使皮肤由红色转为粉红色,褶皱减少。脂肪层有助于出生后维持体温稳定,此时孕妇需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如鱼类、坚果等。
2、胎动规律性增强: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完善,胎动呈现昼夜节律,每小时正常胎动3-5次。孕妇应每日固定时间记录胎动,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20次需及时就医监测。
3、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
肺泡Ⅱ型细胞持续产生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此时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可能仍需呼吸支持治疗,孕妇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胎膜早破。
4、睡眠周期形成:
胎儿出现20-40分钟的快速眼动睡眠周期,脑电波活动接近新生儿。孕妇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胎儿生物钟建立,夜间睡眠建议采用左侧卧位。
5、头部逐渐入盆:
初产妇胎儿头部多在本周开始衔接于骨盆入口,经产妇入盆时间可能较晚。入盆后孕妇宫高可能下降2-3厘米,出现尿频症状但呼吸会相对轻松。
孕晚期需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重点监测羊水指数及脐血流参数。饮食应增加钙铁摄入,每日补充钙剂600毫克、铁剂30毫克,适量食用动物肝脏和深绿色蔬菜。保持每天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或散步,避免久坐久站。出现规律宫缩、阴道流液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