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和剂型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常见剂型包括注射液、笔芯、吸入粉剂等。
一、速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起效时间通常在10-30分钟,达峰时间为1-3小时,作用持续3-5小时,适合控制餐后血糖。代表药物有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这类胰岛素通过皮下注射迅速吸收,需在餐前立即使用,避免与延迟吸收的食物同服。使用后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需随身携带糖块应急。
二、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30-60分钟,作用高峰2-4小时,持续5-8小时,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需在餐前30分钟注射,可与中长效胰岛素配合使用。注射部位应轮换,避免局部脂肪增生。开封后室温保存不超过28天,未开封需冷藏。对酒精消毒剂敏感,注射前需待酒精完全挥发。
三、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含鱼精蛋白锌成分,起效1-3小时,作用高峰6-12小时,持续18-24小时,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通常每日注射1-2次提供基础胰岛素需求。混悬液需在注射前充分滚动混匀,避免剧烈摇晃产生气泡。与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取短效再抽中效。
四、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作用平稳无峰值,持续24小时以上。每日固定时间皮下注射,不可静脉使用。注射深度过浅可能导致局部硬结,需使用4mm或6mm针头。旅行时需注意温度变化,避免冷冻或高温。与酒精合用可能增强降糖效果,需谨慎监测血糖。
五、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包含固定比例的短效和中效成分,如30R、50R等剂型,兼具餐时和基础胰岛素功能。使用前需水平滚动10次使云雾状混匀,避免出现颗粒沉淀。需严格按时进餐,防止比例固定的短效成分导致餐后低血糖。不同品牌不可随意替换,转换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胰岛素治疗需个体化调整,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注射部位应避开瘢痕和脐周5厘米区域,轮换使用腹部、大腿、上臂等部位。外出时携带糖尿病识别卡,运动前后需加强血糖监测。储存时注意避光防冻,已使用的笔芯不必冷藏但须30天内用完。出现视力模糊、心悸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严重者需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