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做完根管治疗后仍疼痛可能由残髓未清理、根尖周炎症、隐裂牙、超充材料刺激或咬合创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二次根管治疗、药物消炎、调磨咬合等方式缓解。
1、残髓未清理:
根管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遗漏的细小根管或残存牙髓组织,导致持续性炎症反应。这类疼痛表现为钝痛或冷热敏感,需通过口腔显微镜辅助定位并彻底清理残留组织。
2、根尖周炎症:
治疗前已存在的根尖周病变未完全消退,或根管内细菌再次繁殖引发感染。常伴随咬合痛和牙龈肿胀,需配合头孢类抗生素与甲硝唑联合用药,严重者需行根尖切除术。
3、隐裂牙:
牙齿存在未被发现的微小裂纹,受力时引发疼痛。典型症状为咀嚼时尖锐刺痛,可通过咬合纸测试定位裂纹,视情况选择全冠修复或拔除患牙。
4、超充材料刺激:
根管充填物超出根尖孔压迫周围组织,引发化学性根尖周炎。X线片可见充填材料超出根尖,需手术去除多余材料并配合布洛芬缓解炎症。
5、咬合创伤:
治疗后修复体过高导致咬合不平衡,长期压力引发牙周膜炎症。表现为叩击痛明显,通过调磨修复体高点或重新制作牙冠可改善症状。
术后疼痛期间应避免患侧咀嚼,选择温凉软食如蒸蛋、豆腐等,减少物理刺激。每日用生理盐水含漱3-4次,配合软毛牙刷轻柔清洁。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夜间自发痛、面部肿胀等症状,需立即复诊排除颌骨感染等并发症。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牙龈修复,但需避免直接用患牙啃咬苹果等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