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结核性心包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心包膜引起的炎症,需及时控制感染并缓解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心包穿刺引流、手术干预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儿个体情况制定。
1、抗结核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核心,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疗程较长。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强化期一般为2个月,巩固期持续4-6个月。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症状等,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2、心包穿刺引流
对于合并心包积液或心包压塞的患儿,需进行心包穿刺引流以缓解症状。心包穿刺术可迅速降低心包内压力,改善心脏功能。穿刺后需送检心包液以明确病因,并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部分患儿需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积液。
3、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心包积液或严重心包缩窄的患儿,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心包切除术和心包开窗术。心包切除术可彻底去除病变的心包组织,预防复发;心包开窗术则在心包上开一个小窗,使心包液流入胸腔,减轻心包压力。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密切监护。
4、对症支持治疗
在抗结核治疗和手术干预的基础上,对症支持治疗同样重要。包括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输注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等。对于发热、疼痛等症状,可适量使用解热镇痛药。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患儿的营养状况,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小儿结核性心包炎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密切相关。家长需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注意患儿的心理疏导,减轻其恐惧和焦虑。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儿可得到有效控制,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