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儿童失眠可能由遗传因素、作息紊乱、心理压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存在家族性睡眠障碍倾向,可能与生物钟基因异常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家族病史,建立规律作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等。
2、作息紊乱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日间活动不足等会干扰褪黑素分泌。家长需固定就寝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屏幕暴露,日间保证充足运动量。
3、心理压力学业负担或家庭矛盾可能导致焦虑性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惊醒。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改善,严重时遵医嘱使用低剂量抗焦虑药如劳拉西泮片剂。
4、睡眠呼吸暂停腺样体肥大或肥胖可能导致呼吸不畅引发失眠,常伴打鼾、日间嗜睡。需耳鼻喉科评估,必要时行腺样体切除术,或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保证睡前饮用温牛奶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日间进行跳绳等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