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气管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湿润、拍背排痰、雾化治疗、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等方式治疗。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冷空气刺激、被动吸烟等因素引起。
1、保持呼吸道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有助于稀释痰液。让宝宝多喝温水,每日饮水量按体重计算,每公斤约需80-100毫升。避免干燥空气刺激气管黏膜,加重咳嗽症状。哺乳期婴儿可增加母乳喂养次数。
2、拍背排痰采用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每次5-10分钟,每日3-4次。最佳时机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注意力度适中,以宝宝不感觉疼痛为宜。体位引流时可让宝宝俯卧在大腿上进行拍背。
3、雾化治疗使用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雾化机选择压缩式优于超声式,颗粒直径3-5微米更易沉积在下呼吸道。雾化前后清洁面部,避免药物残留刺激皮肤。治疗时保持宝宝情绪稳定。
4、口服药物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咳嗽剧烈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糖浆。过敏因素导致的可配合氯雷他定糖浆。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静脉输液出现脱水或进食困难时需静脉补液,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重症细菌感染可能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输液期间监测尿量和精神状态。治疗周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通常3-5天。
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等。注意观察呼吸频率、体温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高热不退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恢复期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帮助黏膜修复。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