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孩子是否贫血可通过观察症状、血常规检测、铁代谢检查、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方式综合判断。贫血可能由营养缺乏、慢性疾病、遗传因素等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确诊。
1、观察症状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减退等常见表现。轻度贫血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重度贫血可能伴随心悸、头晕甚至生长发育迟缓。日常观察中若发现指甲变脆、舌炎或异食癖等非典型症状,也应警惕贫血可能。症状持续超过1周建议就医。
2、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是诊断贫血的核心检查,需关注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6个月至6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6-14岁低于120克/升可初步判断为贫血。该检查需空腹进行,指尖采血或静脉采血均可完成,20分钟即可获取结果。
3、铁代谢检查针对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儿童群体,需补充检测血清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低于12微克/升提示铁储备耗尽,同时伴有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16%可确诊缺铁性贫血。此项检查需静脉采血,建议与血常规同步进行。
4、骨髓穿刺当怀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时,需通过骨髓穿刺检查造血功能。医生会在髂后上棘或胸骨部位局部麻醉后抽取少量骨髓液,病理分析可明确造血细胞形态和数量异常。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作为确诊疑难贫血的最终手段。
5、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的儿童,需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和基因检测。通过采集静脉血分析珠蛋白链合成比例,或采用PCR技术检测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可确诊地中海贫血、镰刀型贫血等遗传性贫血。检测前家长需详细提供家族病史信息。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保证孩子膳食含铁丰富,适量摄入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食物,维生素C有助于铁吸收。避免过量饮用牛奶影响铁质吸收,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若确诊贫血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自行使用补铁剂,治疗期间每3个月需复查血常规评估疗效。对于遗传性贫血需专科随访,必要时进行输血或造血gan细胞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