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主要取决于病毒载量、肝功能损伤程度、肝纤维化分期以及有无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等因素。
1. 病毒载量当乙肝病毒DNA超过2000 IU/ml且伴随ALT持续升高时需考虑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
2. 肝功能损伤ALT水平持续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或肝活检显示明显炎症坏死时建议启动治疗,需监测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
3. 肝纤维化通过FibroScan或肝活检确诊中度以上纤维化(≥F2期)应开始抗病毒治疗,以阻断肝硬化进展。
4. 高危因素合并肝硬化、肝癌家族史、妊娠或免疫抑制状态等特殊人群,即使病毒载量较低也需积极干预。
建议乙肝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及肝脏超声,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