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一岁多宝宝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口服补液盐、益生菌和蒙脱石散。病毒性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具有自限性,但需注意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1、口服补液盐
病毒性肠炎会导致宝宝频繁腹泻和呕吐,容易引发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口服补液盐(ORS)是首选药物,能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平衡。建议选择适合婴幼儿的低渗型补液盐,按说明书稀释后少量多次喂服。如果宝宝呕吐严重,可尝试用勺子或滴管缓慢喂服。
2、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症状。常用的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等。选择适合婴幼儿的益生菌制剂,注意查看产品说明,确保不含过敏成分。益生菌可与温水或温奶混合服用,避免与过热食物同服,以免影响活性。
3、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是一种吸附性止泻药,能够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减少腹泻次数。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剂量说明,通常将药物与温水混合后喂服。注意蒙脱石散与其他药物需间隔1-2小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4、饮食调理
病毒性肠炎期间,宝宝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尝试米汤、稀粥、蒸苹果泥等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和刺激性食物。
5、就医建议
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如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精神萎靡)、血便或呕吐不止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抗病毒药物或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关键在于预防脱水和缓解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及时调整护理措施。通过合理用药和饮食调理,大多数宝宝可在1-2周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