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后尿道刺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尿道损伤、前列腺炎、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
1、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是常见原因,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典型表现为排尿灼痛感伴随尿频尿急,严重时可出现血尿。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
2、尿道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道黏膜,排尿时尿液刺激创面产生刺痛。疼痛常呈刀割样,可能放射至会阴部。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根据结石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
3、尿道损伤:
导尿操作、性生活摩擦或异物刺激可能导致尿道机械性损伤。表现为排尿时锐痛,可能伴有尿道口渗血。轻度损伤可通过多饮水缓解,严重撕裂需进行尿道修复手术。
4、前列腺炎:
中青年男性出现排尿末刺痛需考虑前列腺炎症,可能伴随会阴部胀痛和尿道滴白。直肠指检和前列腺液检查可确诊,治疗包括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配合温水坐浴。
5、性传播疾病: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会出现排尿刺痛,常伴有尿道脓性分泌物。需进行病原体检测,确诊后需性伴侣共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出现持续刺痛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和分泌物变化,按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