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出血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血小板减少、维生素K缺乏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凝治疗、内镜止血、血小板输注或补充维生素K等措施。
1、凝血障碍肝炎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表现为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治疗需静脉注射维生素K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药物可选择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
2、门脉高压肝硬化继发门静脉高压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现呕血或黑便。需进行内镜下套扎术或TIPSS手术,药物推荐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普萘洛尔。
3、血小板减少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常见皮肤紫癜或鼻衄。治疗需脾切除或血小板输注,药物可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泊帕、罗米司亭。
4、维生素缺乏胆汁淤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表现为伤口渗血或血尿。需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口服药物包括甲萘氢醌、维生素K2软胶囊、复合维生素制剂。
肝炎出血患者应保持软质饮食,避免粗糙食物损伤消化道黏膜,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出现呕血或便血立即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