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上的骨头断了通常是指骶骨或尾骨骨折,患者可能出现无法行走的情况。骶骨或尾骨骨折可能与外伤、骨质疏松、长期压迫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骶骨或尾骨骨折多由外力直接作用导致,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撞击。骨质疏松患者因骨密度降低,轻微外力也可能引发骨折。长期久坐或重物压迫骶尾部区域,可能造成慢性损伤积累。骨折后局部会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淤血,坐卧时疼痛加剧。严重者可能伴随神经损伤,导致下肢麻木或排便功能障碍。
骶骨或尾骨骨折需通过X线或CT检查确诊。稳定性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1-2周、使用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急性期可冰敷缓解肿胀,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使用环形坐垫减轻坐位时压力,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不稳定性骨折或合并神经损伤可能需手术固定,如骶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康复期间应保持适度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可进行踝泵运动等床上锻炼。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深海鱼,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碳酸钙D3片。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完全恢复通常需要6-8周。如出现发热、持续性剧痛或大小便失禁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