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泻、腹痛、黏液便、体重下降。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轻微不适逐渐进展为持续消化道功能紊乱。
1、腹泻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导致水分吸收障碍有关。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2、腹痛脐周或下腹部隐痛多见,常因肠蠕动异常或肠痉挛引起。轻症可通过热敷缓解,持续疼痛需排查是否合并肠梗阻,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美沙拉嗪等解痉抗炎药物。
3、黏液便粪便表面附着透明或白色黏液,提示肠道分泌功能紊乱。需警惕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疾病,确诊后可使用柳氮磺吡啶、奥沙拉嗪等氨基水杨酸制剂。
4、体重下降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导致,多伴随贫血、乏力。需进行肠镜评估黏膜损伤程度,严重者需肠内营养支持,配合胰酶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等促进黏膜修复。
慢性肠炎患者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低渣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