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尿频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与子宫增大压迫膀胱有关。尿频可能出现在孕早期和孕晚期,若伴随尿痛、血尿等症状则需警惕泌尿系统感染。
妊娠期子宫逐渐增大,尤其在孕12周后超出盆腔,直接压迫膀胱导致储尿空间减少。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肾血流量增加使尿量增多。这些变化使孕妇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每次尿量较少,夜间也可能需要多次起床排尿。多数孕妇仅表现为单纯尿频,无其他不适症状,属于妊娠期正常反应。
当尿频伴随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或下腹坠痛时,可能存在尿路感染。妊娠期输尿管扩张易引发细菌逆行感染,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糖尿病患者或存在泌尿系统结石的孕妇更易发生感染。未及时治疗可能诱发肾盂肾炎,导致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出现上述异常表现时需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和尿培养。
建议孕妇白天适量饮水但避免过量,睡前2小时减少液体摄入。排尿时身体前倾有助于排空膀胱,不要刻意憋尿。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若出现尿频伴随异常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妊娠安全药物。定期产检时需告知医生排尿情况,必要时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