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和口腔溃疡是两种不同的口腔疾病,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咽部疱疹和发热;口腔溃疡则多为局部黏膜损伤或免疫因素导致,呈现为口腔内单个或多个圆形溃疡。
1、病因差异疱疹性咽峡炎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多见于儿童夏季流行。口腔溃疡的病因复杂,可能与机械损伤、维生素缺乏、精神压力或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免疫调节紊乱相关,通常不具传染性。
2、症状表现疱疹性咽峡炎以突发高热、咽痛起病,随后咽部出现灰白色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常伴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多为黄白色圆形凹陷,边缘红肿,好发于唇内侧、舌缘等部位,通常无发热等全身症状,疼痛感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加重。
3、病变部位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变集中在软腭、悬雍垂和扁桃体周围等咽部区域。口腔溃疡则发生于非角化黏膜,如颊黏膜、舌腹、口底等部位,极少累及咽后壁。
4、病程进展疱疹性咽峡炎病程约7-10天,疱疹从出现到愈合呈现规律性变化,可能合并手足口病。口腔溃疡一般7-14天自愈,重型溃疡愈合后可能留瘢痕,易反复发作但不会引起皮肤或其他黏膜病变。
5、治疗方式疱疹性咽峡炎需抗病毒治疗如利巴韦林颗粒,配合退热和对症处理。口腔溃疡以局部用药为主,如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促进愈合,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沙利度胺片调节免疫。
保持口腔清洁对两种疾病均很重要,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退,饮食宜温凉流质。口腔溃疡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制剂。若溃疡持续超过2周不愈或反复发作,建议到口腔黏膜科就诊排查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