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可能遗传,但遗传概率较低。帕金森病主要由环境因素、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遗传因素仅占少数情况。若家族中有多位直系亲属患病,遗传概率可能略有增加,建议此类人群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环境因素是帕金森病的主要诱因,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可能损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运动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临床常用复方左旋多巴片、盐酸普拉克索片、恩他卡朋片等药物改善症状,需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遗传性帕金森病多与LRRK2、PARK2等基因突变相关,此类患者发病年龄常早于散发病例。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但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即使携带风险基因,通过避免头部外伤、控制血压血糖、保持规律锻炼等措施,仍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帕金森病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及浆果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平衡能力,日常可使用防滑垫、扶手等辅助设施预防跌倒。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