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多数属于良性病变,危险程度主要与息肉大小、病理类型相关,常见类型包括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罕见癌变倾向的锯齿状病变。
1、炎性息肉通常由肠道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直径多小于5毫米,可通过内镜下钳除治疗,建议定期复查肠镜监测。
2、腺瘤性息肉与基因突变和长期高脂饮食有关,存在癌变风险,直径超过1厘米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需每3年复查。
3、增生性息肉多因黏膜修复异常形成,常见于直肠乙状结肠,癌变概率极低,小尺寸息肉可暂不处理但需随访观察。
4、锯齿状病变具有特殊病理形态的息肉,可能与BRAF基因突变相关,需通过放大内镜评估后行ESD术完整切除。
发现息肉后应限制红肉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并遵医嘱按时复查。